控制台 反馈

黄芪

发布/crystal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草部之黄芪
释名

也称黄耆、戴糁、戴椹、芰草、百本、王孙。

[时珍说] 耆是长的意思。黄耆色黄,为补药之长,因此得名。今俗称作黄芪。

timg (63).jpeg

集解

[颂说] 根长二三尺。独茎,或作丛生,枝干离地二三寸。它的叶子扶疏如羊齿状,又如蒺藜苗。七月中开黄紫花。其实作英子,长寸许。八月中采根用。其皮折之如绵,谓之绵黄芪。现在很多人用苜蓿根冒充黄芪,折皮亦似绵,几乎可以乱真。但是苜蓿根坚而脆,黄芪很柔韧,皮微黄褐色,肉中白色,这是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。

[时珍说] 黄芪的叶像槐叶但稍微要尖小些,又像蒺藜叶但略微要宽大些,为青白色。开黄紫色的花,大小如槐花。结小尖荚,长约一寸。根长二三尺,以紧实如箭杆的为好。嫩苗可以食用。种植它只需要收取它的子,在十月下种,如种菜法便可。

修治

[时珍说] 先将它捶扁,再涂上蜜水,火炙数次,以熟为度。也有先用盐汤润透,再盛放在器物里,放进汤瓶中蒸熟后切来用的。

【气味】

味甘,性微温,无毒。

【主治】

痈疽、烂疮,排脓止痛,麻风病,内外及混合痔、瘘管,补虚,小儿百病。治妇人子宫邪气,逐五脏间恶血,补男人虚损,五劳(肺劳、肝劳、心劳、脾劳、肾劳)瘦弱,止渴,腹痛泄痢,益气,利阴气。治虚喘(由年老体弱,喘病久延,或大病后真元耗损,肺脾气虚,肾气不纳,或久服攻伐之药,损伤真气而成)、肾衰耳聋,疗寒热,治脊背部位生痈疽。助气,壮筋骨,长肉补血,破腹内积块、淋巴结结核、大脖子,非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,湿热痢(脾胃湿热内蕴,胃不消导,脾失健运,湿热夹滞所致),产前后一切病,月经不调,痰咳(由于痰盛而致咳),头痛,热毒所致赤目,治病久体弱,日久成劳,自汗,补肺气,泻肺火、心火,益胃气,去肌热及诸经痛。

发明

[弘景说] 出于陇西的,温补;出于白水的,冷补。又有赤色的,可以拿来做膏,用来消痈肿。

[藏器说] 虚而客热,用白水黄;虚而客冷,用陇西黄芪。

[好古说] 黄芪可以治气虚盗汗,以及自汗、肤痛,是皮表之药;治咯血,柔脾胃,是中州之药;治伤寒尺脉不至,补肾脏元气,是里药。因此它是上、中、下、内、外、三焦之药。

[宗奭说] 防风、黄芪,世间多相须而用。唐许胤宗初做官,任新蔡王外兵参军时,柳太后受了风邪,不能说话,脉沉且饮食不进。胤宗说:“既然不能服药,就只适宜用汤气蒸熏,药入皮肤的纹理,只需一些时日便可治愈。”于是就熬了几斛黄芪、防风汤,放在床下,气如烟雾,当晚柳太后便可以说话了。

[杲说] 防风能制黄芪,黄耆得防风的辅佐,它的功效就愈大,这是相畏相辅的缘故。

[震亨说] 人的口与地相通,鼻与天相通。口用来养阴,鼻用来养阳。天治清,因此鼻不受有形而受无形;地治浊,因此口受有形兼受无形。柳太后生了病不能说话,若服用有形之汤,功效缓慢作用很小,现在用药熬汤,汤气满室,那么口鼻都吸收了药效。如果不是聪明的人知晓这个道理,柳太后便不可能康复。

附方

1. 小便不通。将二钱黄芪,加入二盏水中,煎成一盏,温服。小儿减半。

2. 酒疸黄疾(醉后感寒,身上发赤、黑、黄斑)。将二两黄芪、一两木兰,共同研细。每服少许。一天服三次,用酒送服。

3. 白浊(尿液浑浊不清,色白如泔浆,或初尿不浑,留置稍长,沉淀呈粉样)。用盐炒黄芪半两、加茯苓一两,共研细。每服一钱。

4. 老人便秘。黄芪、陈皮各有半两,研细。另将一合大麻子捣烂,加水揉出浆汁,煎至半干,调入一匙白蜜,再煮沸,把黄芪、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。两服可通便。可以常服。

5. 肠风泻血。将黄芪、黄连等分,研成粉末,加面糊做成如绿豆大的丸子。每次服三十丸。

6. 沙淋(尿道结石)。将黄芪、人参等分,研成粉末。另在四五片萝卜中加二两蜜,稍稍炙过后,蘸药末吃下,以盐水送服。

7. 吐血。将黄芪二钱半、紫背浮萍五钱,共研成粉末。每次用姜蜜水送服一钱。

8. 咳嗽脓血,咽干(这是虚热,不可吃凉药)。将四两黄芪、一两甘草,共同研成粉末。每次用热水送服二钱。

9. 肺痈(骤起发热,咳嗽,胸痛,咯腥臭脓血痰)。将二两黄芪研细,每次取二钱煎汤服。一天可服三四次。

10. 甲疽(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)。将黄芪二两、闾茹一两,在醋里浸一晚,加入五合猪油,用微火煎成二合。去渣,取脂涂疮上。一天三次。

11. 胎动不字(腹痛,下黄汁)。将黄芪、川芎各有一两,糯米一合,水一升,一起煮到半升。分次服下。

12. 阴汗湿痒。将黄芪酒炒后研细,切熟猪心蘸着吃,很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