痉风 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 百病之痉风 释名 属太阳、督脉二经。其证:发热口噤如痫,身体强直,解弓反张,甚则抽搐。刀伤折伤,痈疽产后,俱有破伤风湿发痉之证。 风寒风湿 1. 麻黄、桂枝、术,并主风寒风湿痉。2. 羌活,主风寒风湿,刀伤痫痉。产后中风,中噤不知人,酒水煎服。3. 葛根,刀伤中风寒,发痉欲死,煮汁服。或者将干的研成末。4. 荆芥,散风湿风热。产后中风口噤,四肢强直,角弓反张,或抽搐欲死,研为末,豆淋酒送服。5. 防风,主刀伤中风湿内痉。6. 天南星,打扑伤损,刀伤,破伤风及伤湿,牙关紧急,角弓反张,同防风末、热酒调服,名“玉真散”,三服即苏。南星、半夏等分为末,姜汁、竹沥灌服一钱,同时灸印堂。口噤,生研同姜汁或龙脑揩牙,名“开关散”。7. 细辛,督脉为病,脊强而厥。水煎服。8. 防己,除风湿,手足挛急。水煎服。9. 芍药、芎囗,主一切风气。10. 黑大豆炒成半熟时研末蒸,再以酒淋汁饮服。 风热湿热 1. 黄连,主破伤风,煎酒入黄蜡化服。2. 地黄,主产后风痉,取汁同姜汁交浸焙研,酒服。3. 杏仁杵烂蒸熟后绞汁饮服。4. 蝉蜕炒研成末,酒服一钱。 外敷 1. 贝母,茅花,并主刀伤伤风。2. 刘寄奴、麦面,同烧盐敷。3. 胡粉,主疮入水湿肿痛,同炭灰敷。4. 煨葱敷,或同干姜一起煎水洗。5. 薤白或韭叶捣烂烘后敷。 洗浸 鸡肠草,治手足疮冷痛。 熨灸 1. 商陆,疮伤水湿,捣炙,熨,冷即换。2. 蜀椒和面煨熨串处。3. 桑枝烤热后烙在局部,冷后再换。